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巴图鲁是什么意思(巴图鲁称号,有的是满语而有的却是汉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31 09:01:11    

清代皇帝笼络大臣,除了加官进爵之外,往往还会给予其他的一些名誉头衔,比如赐黄马褂、四团龙补服、花翎等等,如果是立有重大军功者,则会加“巴图鲁”称号。

巴图鲁是满语,即为“勇士”、“英雄”之意。不过巴图鲁这个称号比较复杂,不同时期其性质是不一样的,而且与一些高级别的头衔不同,巴图鲁不分满汉,也不分品级,低级官员同样可以获赐巴图鲁。

满洲习俗喜欢给人加上一个称号,大都按照其人性定一个美名。努尔哈赤时期,为了表彰部下的才能和功绩,于是有了所谓的赐号,成了一种恩荣,比如褚英赐号阿尔哈图门,扈尔汉赐号达尔汉辖。皇太极时期,多尔衮赐号墨尔根代青,多铎赐号额尔克楚呼尔,等等。

后金乃至清初时期,赐号的情况比较普遍,而且赐号中最多的就是巴图鲁,因为它表示勇武,所以赐号又可以理解为“勇号”。不过巴图鲁勇号有两种,一种只称巴图鲁,不再加别的字,属于普通的;一种是巴图鲁上再加其他的字样,属于专称。

普通的巴图鲁勇号只有清开国时期才有,努尔哈赤以前称巴图鲁的有礼敦、额亦都、穆克谭、吴巴海等。这种普通的巴图鲁称号全加在本人原名之下。比如额亦都就叫“额亦都巴图鲁”或是“巴图鲁额亦都”。

专称的勇号则要加上另外的字样,如穆尔哈齐赐号青巴图鲁,代善赐号古英巴图鲁、安费扬古赐号硕翁科罗巴图鲁。专称的勇号代表本人的名字,所以就不再称原名,比如称代善就是古英巴图鲁。

巴图鲁的称号有时也可更改,比如褚英初号洪巴图鲁,后来因军功改为阿尔哈图门巴图鲁。咸丰时期,齐慎赐号健勇巴图鲁,后以从征回疆立功,改号强谦巴图鲁。再如湘军悍将鲍超,初号壮勇巴图鲁,后又改为博通额巴图鲁。凡勇号更改过的,旧号即废,不能并存。总体而言,巴图鲁改号的情况不多见。

巴图鲁勇号的赐给,旨在表彰武功,所以没有等级之分,也没有文武之分。清代有不少人是以小官获巴图鲁勇号的,而有些官虽大而不得。比如咸丰年间,虎坤元以守备(正五品)赐号鼓勇巴图鲁,戴文英以千总(从六品)赐号色固巴图鲁。

此外中低级文官也会赐给勇号,同样是咸丰时期,蒋益澧以知府赐号额哲尔克巴图鲁,刘腾鸿以知县赐号冲勇巴图鲁,而曾贞干是一个从八品的训导,也被赐号迅勇巴图鲁。

专称的勇号,起初用都是以满语冠于巴图鲁之上,如青巴图鲁、古英巴图鲁之类的,是为清字勇号。后来加用汉字,如武勇巴图鲁,壮勇巴图鲁,是为汉字勇号。不过汉字巴图鲁有一个特征,即全用两个字,而第二个字皆为“勇”,所以变化只在一个字上。

不过特殊情况也还是有的,有极个别的例子,如乾隆朝柴大纪赐号壮健巴图鲁、蔡攀龙赐号强胜巴图鲁,有清一代也只有这两个人是个特例。

清字勇号与汉字勇号的性质是一样的没有分别,满人可以赐号汉字勇号,汉人又可以赐号清字勇号。比如福康安赐号嘉勇巴图鲁,达三泰赐号常勇巴图鲁,此为满人赐汉字勇号;德楞泰赐号继勇巴图鲁,此为蒙古旗人赐汉字勇号;罗思举赐号苏勒芳巴图鲁,张国梁赐号霍罗绮巴图鲁,此为汉人赐清字勇号。

同治、光绪时期,勇号的赐给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武将立功往往由汉字勇号改赐清字勇号,谓之换号。如郭宝昌以卓勇巴图鲁换号法棱阿巴图鲁,张文德以翼勇巴图鲁换号达桑巴巴图鲁,这样的例子很多不一一细说。这是因为这一时期对内对外用兵频繁,所以不得不将文武区分开来。

巴图鲁勇号的赐予在关外时期很普遍,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尽管也多次用兵,可是有很多名将虽然功绩卓著,得以赐爵位、花翎、袍服,又或是赐金银物品,却无缘巴图鲁这一勇号,比如岳钟琪、策凌等都没有赐过勇号。这也说明清中期对赐巴图鲁还是很慎重的,并非人人可得。

咸丰以后,勇号的赐给逐渐泛滥,尤其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一大批中低级武官皆获巴图鲁勇号,甚至还可以花银子捐得一个勇号。清末时,巴图鲁已经是烂大街了,文臣武将自然也不怎么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