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可能性:
如果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不能期待行为人做出合法行为,行为人即使做出了违法犯罪行为,也无罪。说直白点就是法律不强人所难,刑法制定某个罪名,是期待一般人去遵守,而且遵守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在一种特殊情况下遵守这个规定太难为了,这时候就不要谴责没遵守行为了。这个规定是源于德国,所以这块先把原型案例讲一下。
案例一:
1897年在德国,有一个出租车公司,当然那时候出租车其实就是个马车,这个公司老板雇了一个马车夫,马车夫驾驶马车的时候,他发现这匹马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把那个马尾巴乱缠绕在缰绳上,导致缰绳动不了,所以他就给老板说要换一匹马,不然会出事。但是当时经济状况很差,这个老板也没钱,然后老板说就这匹马,爱干就干,不干滚蛋。这个马车夫心想全家老小就靠我这个微博的工资生活, 如果一旦失业失业,现在工作又不好找, 全家就要陷入困顿。所以他就硬着头皮去干,果然有一天马车失控了,最后翻车导致一个乘客死了。一审给马车夫判过失致人死亡罪,到了二审就无罪释放了,理由就是期待可能性,正常情况下要求马车夫安全行驶没问题,但在当时经济萧条的状况下,就不能期待他遵守了,所以最后就给他无罪。
我们国家刑法在2009年才借鉴引用期待可能性这一规定的,但是我国在古代就有类似的规定,叫亲亲得相首匿,就是儿子犯了罪,父亲把儿子藏起来,父亲不需要定窝藏包庇罪,因为这是人性,法律不能考验人性,也不能违背人性。但在现行法律中,我们认为还是要定罪的,只不过就是从宽处罚。
常见的就是罪犯给自己做伪证不再定伪证罪,小偷偷了东西销赃不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截止目前,我们把两阶层体系所有内容就讲完了,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我们要按照严格的体系思维去推导,在这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1、首先是客观违法阶层,客观违法阶层中有五个构成要件,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如果这五个要件都符合了,初步可以认定行为造成了法律侵害事实,具有违法性。
2、紧接着看之前的这个违法行为有没有理由给阻却掉,客观阻却事由一共有三个,分别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如果没有这些阻却事由,可以得出一个客观上造成了法律侵害事实。
3、其次看主观责任阶层,主观责任阶层有四个构成要件,犯罪故意、犯罪过失、无罪过事件、事实认识错误。
4、最后看主观阻却事由,主观阻却事由有四种,分别是责任年龄、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期待可能性,如果这些都不成立,最终才会得出有罪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