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院有着悠久绚烂的历史,书院肇始于大唐,初步发展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元明清接续发展,止于清末的书院改制,历经近 1300 年的发展历程,虽几经跌宕起伏,但为后人呈现了一幅精彩纷呈的书院历史画卷。
天水一朝是书院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其中最为耀眼者当属被称为宋代“四大书院”的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处于四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从高处看如洞状。唐德宗贞元年间,洛阳人李渤和其仲兄李涉隐居读书于此,李渤常养一白鹿自乐,此为白鹿洞得名的由来。
相比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白鹿洞书院在招生管理上独树一帜,直接面向举人开放书院。朱熹在《招举人入书院状》中呼吁举子来院学习,并承诺提供饮食和住处,“今白鹿洞诸生,各以散归,山林闲寂,正学者潜思进学之所,诸君肯来,当戒都养给馆致食以俟。”
朱熹兴复了白鹿洞书院,并用心良苦的为白鹿洞书院制定了学规,学规的教育主旨反对汲汲于功名利禄的科举教育。
宋代白鹿洞书院经朱熹兴复后,发展迅速,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蔡沈是朱熹的学生兼挚友的蔡元定的次子,年轻时求学朱熹于白鹿洞书院,得到朱熹的悉心指导,他不慕功名,一心为学,后为闽学巨子。
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在宋代又名睢阳书院和南京书院。书院最初起源于后晋宋州虞城人扬悫兴办的睢阳学舍,五代兵戈扰攘,官学衰微,扬悫在家乡聚徒讲学以传知识,办学成绩显著,名儒戚同文曾就学于此。戚同文在杨悫去世后,继承师志,继续聚徒讲学。
应天府书院相比于其他三所位于幽寂山林中的书院,其在教学环境管理上具有独特性。宋代应天府书院位于应天府,应天府处于陪都地位,是北宋四京之一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这里人口众多,经济繁荣,车马往来频繁,一片繁华都市景象。
宋代应天府书院教育卓越,培育的书院学生也是人才济济,最为有名的高徒当属庆历新政的发起者范仲淹。范仲淹早年曾求学于应天府书院,“大中祥符四年(1011)入应天府书院,依戚同文之孙戚舜宾学。”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今湖南长沙市秀美的岳麓山抱黄洞下。岳麓山是南岳衡山 72峰之一,风景优美,人文气息浓厚。岳麓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儒道佛在此地交流融合,人文荟萃。在儒道佛交流的背景下,唐末五代僧人智璿等开始了在岳麓山的办学活动,“书院乃寺地,有二僧,一名智璿,一名某,念唐末五季湖南编户,风化凌夷,习俗暴恶,思见儒者之道”。
宋代岳麓书院具有经世致用的学风。张栻是书院的主教,他所作的《岳麓书院记》实际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基本大纲。张栻在《岳麓书院记》中提出“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⑤的务实、经世致用学风。吴猎,字德夫,23 岁从学张栻于岳麓书院,在学术上他主张经世致用,提倡务实的学风,在政治上他反对与金人和议、力主抗金并实际投入抗金的战场。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坐落于中岳嵩山太室山南麓,面前是双溪河,背靠峻极峰,东邻虎头蜂,西靠象鼻山,可谓山环水抱,环境优美。嵩阳书院的前身是佛道场所。
宋代嵩阳书院是二程“存神过化”之地,二程于此长期讲学,培养的人才辈出。杨时则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今属于福建省)人,熙宁九年进士及第。曾求学于程颢,“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