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供销社是什么性质的单位?简单地说是国有超市,但真的是超市这么简单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26 14:31:02    

供销社是什么?简单点说是就是国有超市,但是供销社的存在就真的这么简单吗?

近段时间供销社突然一下子火了。对于绝大多数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90后甚至00后来说,供销社在记忆中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只有在历史书和家里长辈的故事中听过。对于许多80后来说,供销社也是在儿时就已经开始淡出视线。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市场经济下的商场、超市纷纷涌现,人们再也不用手拿各种粮票布票,在供销社门口大排长龙。以至于如今城市当中,人们购置日常生活物资,想到的只会是商超和互联网,这才会对突然开始增多的供销社感到非常惊讶。

在我们的印象中,供销社是和历史上,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联系在一起的,早已是历史尘埃中的产物。而在老一辈人眼中,供销社也是计划年代唯一能够购置物资的渠道,而且后期由于完全的垄断机制,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效率低下、服务态度差,机构运行存在官僚作风等问题。所以不管哪个角度来看,似乎都没有什么好的历史评价,所以当供销社重出江湖时,有一些人开始担心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再次来临。

但事实上,供销社的再次出现却很大程度上被误读了,严格意义上说,供销社从来就没有消失,全称叫作中国供销合作社,在计划经济时的确存在僵化的问题。但供销社如今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供销社了,而是深深根植于广大基层地区的服务性机构,最近所谓的供销社重出江湖,也是因为基层供销社机构的增加而引起的。

而农村地区的人民对于供销社可能更熟悉,因为一直以来供销社就是买化肥、农药等农资最实惠的地方,在一些地区中,供销社更是保价收购农产品的重要部门。当然在一些发达城市的基层地区,供销社也承担了超市一样的功能,各种生活物资也很物美价廉。如今供销社在全国有3.7万个基层社,在农村地区还有19.2万个农民合作社,并且这个数量在不断增长这才会引起如今的反响,但是供销社却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超市。

供销社虽然可以理解为国有超市,但供销社却不单单是超市,那这些年供销社究竟是如何华丽转身的?

我们说供销社如今回归,其实还是基于我们自身的眼界和认知,供销社其实从未真正地离开过,在经过1995年的深化改革之后,供销社的工作重点放在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之上,简单的说就两个字,助农。当高速发展的经济势头将人才、资源,甚至将最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获取渠道都引向城市之后,农村地区逐渐被资本遗忘。

但是国家没有忘,当民营和外国资本将目光,全部注视在高速发展的一线城市时,是供销社将销售和采购的渠道铺就到偏远的山乡。并且通过不断延伸的基层服务网点,让广大偏远农村地区,能够买到合适的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基础的日常生活用品,而生产出来的农业产品,也有供销社这样的单位来收购。

一直以来,供销社遵循的都是服务第一,盈利第二的方针,供销社既是销售企业,也是事业单位,所以着眼也不止是挣钱,而是怎么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过现在的供销社也并不亏损,其实早在2000年就实现了转亏为盈利,据统计2021年已经实现销售额6.26万亿,并且销售额的73%以上,利润额的65%以上都是来自于县级以下的供销社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你以为早已籍籍无名的供销社,所在的中国供销集团,早已是全国500强企业。所以如今当国家不断开始激活基层的供销社组织时,甚至带来了资本市场的火爆,供销社概念股甚至一度成为了追捧的对象,但是不管外界是如何的喧嚣,供销社还是一门心思的深入和扎根基层。

而且从供销社投身农村和基层服务,却能够获得盈利,就可以看出广大的农村地区,还是存在无限的经济潜力。只是先富带动后富的诺言,只有供销社这样的国有单位才会去做。反哺偏远地区的农村和农业,这种薄利甚至无利润的事业,私营资本因为趋利避害是完全不会去做的。

如今供销社基层组织开始被激活,各种模式也不断被创新,供销社不断做大将意味着什么?

如今在湖北等地供销社的组织不断被重启,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其实就说明着人们对于供销社发自内心的有一种情怀,无法说出好坏却一定意味着什么,否则供销社做的再大,也不过是多出一家国有超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

国家也不会因为激活了一批供销社的基层组织,就完全改变目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回归到统购统销的历史中去。那么剩下的就是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设置的一层安全保障了。其实从如今启动的基层供销社组织就可以看出,供销社的目标仍然是服务基层,而不是盲目地做大做强。

首先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供销社将继续提供采购和销售的农业服务,除了对农村基层地区实行优惠的农资销售,对于连接农产品采购和推广的中间环节也可以实现把控,比如我国的棉花收购加工都是通过供销社系统,占到了市场50%的份额,在其他农产品上也是这样。如果任由市场全部让资本控制的话,那么一定是农产品收购,能压多低就多低,加工产品能卖多高卖多高,最后再配上一句谷贱伤农,来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尚。

但是只要供销社在,就能够遏制资本在中间环节的压价和加价,也尽可能防止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物资,出现假冒伪类商品。要知道曾经的供销社僵化的只是体制,而私有资本丧失的可能会是良心,其实即使在城市当中,供销社也能发挥作用。特别是当下疫情环境中,我们会发现私营企业面临危机时,会出现随意加价,获取暴利的情况。而供销社的存在就能够实现维持商品价格,保障物资供给的重任。

而且供销社也在不断探索市场经济下的新方式,比如通过电商培训、给农产品进行直播带货,建立起一个个集合供销、物流、仓储,连接商品上下游的供销网点,同时将农产品、日用百货等实现综合经营,打通上下游之间的节点,但同时也着力于农村以及城市基层,最终将成为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并不会对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有什么影响,它的存在更多的就是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