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从子是什么意思啊(浅谈我国古代的亲属称谓)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0 08:01:51    



长幼有序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社会。所谓宗法,就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这种制度为历代统治者所服务,从我国古代历朝历代的皇室中就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种宗法制度的约束。然而谈到宗法,必然要了解一下大宗和小宗的区别。大宗指的是一个家庭中嫡长子孙世代相袭的一系,而嫡长子孙以外的其余子孙就是小宗。


周朝宗法制度

以明太祖朱元璋家族世系来解说一下大宗和小宗的概念及区别。我们知道,朱元璋一生共有26个儿子,朱元璋最爱的也是马皇后所生的嫡长子朱标,所以朱元璋以后的子孙世系以朱标一脉为大宗,其余诸子的世系为小宗。朱棣一脉相对于朱标一脉就是小宗。朱棣之后,嫡长子朱高炽继承帝位,那么朱高炽一脉就成为朱棣这一系中的大宗,而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便成为朱棣这一系的小宗。以此类推,一个家族便这样一系一系的传承下去,大宗和小宗既是独立的也是相对的。


朱标

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余子是不能与继位的嫡长子同祖的,必须分出去自立一家,这样余子就成为这一家的始祖,按照嫡长子继承的传统世袭,余子的嫡长子成为这一家的大宗,余子的其余诸子成为这一家的小宗,以此类推下去一个家族其实可以形成相对很多个大宗和小宗。


嫡长子继承制

当然既然有大宗小宗之人,必然也有嫡庶之别,一般嫡长子继承的是大宗,那么他享有的权利就要比其余诸子多的多。如嫡长子世袭的大宗长期居于族长的地位,他可以主持祭祀始祖,继承特别多的遗产,而且还会受到小宗的尊敬。这种宗法制度说起来在家族中就是大宗统治小宗,嫡兄统治众弟,在政治上就是君主统治臣下,这样就抑制了统治阶层内部的分裂,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统治。


周代嫡长子继承

这种严格的嫡庶之分在古代的皇位继承上表现的特别明显,例如朱元璋很早就立嫡长子朱标为后来的皇位继承人并倾注全部心血来培养朱标,其余诸子不得染指皇位,朱棣也是在朱标死后篡夺的侄子朱允炆的皇位,加入朱标在世估计朱棣也不敢篡位。说道这里小编一直有一个问题没有想明白,就是在一个家族中如果长子先于父亲去世,那么长孙和二叔到底谁说了算,不知道各位老铁你们那里是怎样的。


中国人亲戚图

既然有了宗法制度,那么家族之间以及亲属之间的称谓就不得不提一下了。所谓亲属关系就是血缘较近的同姓本宗以及由通婚而结成的异性姻亲。有个成语叫做“如丧考妣”,这里的考指的就是父亲,妣指的就是母亲,最开始考妣指的是在世的父母,后来逐渐演化为去世父母的称呼。

了解之后其实你会发现亲属之间的称谓也很有意思。父之父为祖,古称王父;父之母为祖母,古称王母;祖父之父母为曾祖父母,曾祖父之父母为高祖父母,高祖父母之父母为天祖,天祖之父母为烈祖,烈祖之父母为太祖,太祖之父母为远祖,远祖之父母为鼻祖。同父所生的子女,年长者为兄(姐),年幼者为弟(妹),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昆孙,昆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云孙之子为耳孙。这就是“祖宗十八代的”称呼,从小到大以此为“耳、云、仍、昆、来、玄、曾、孙、子、父、祖、曾、高、天、烈、太、远、鼻”。


祖宗十八代称呼

父之兄称伯父,父之弟称叔父,伯父之妻称伯母,叔父之妻称婶母,叔伯之子为堂兄弟,又叫从兄弟,即同祖父的兄弟。父之姊妹为姑,父之妾为庶母。兄之妻为嫂,弟之妻为妇,兄弟之子为侄子,又叫从子,兄弟之女为侄女,又叫从女。姊妹之子为甥,女之夫为婿。父之姊妹之子称表,即表兄表弟表姐表妹。母之父母为外祖父母,母之兄弟为舅,母之姊妹为从母,又叫姨。

妇之父母和婿之父母称之为婚姻,后来又叫亲家,分开说就是妇之父称之为婚,婿之父称为姻,俩女婿称之为娅,后来叫连襟。


祠堂

从上面的亲属称谓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大多数的称谓还是以父系为中心,他在纵向上拉的很长,正如我们所说的祖宗十八代就是父系一脉的叫法,母族和妻族的称谓相对就要少一些了。其实这也是在严格的宗法制度下形成的。那么各位老铁们,你们在见到自己的远房亲戚时还知道该怎么称呼人家吗?


九族五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