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河南淅川县属于哪个市 河南省南阳市

78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1 17:19:56    

淅川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南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河南省西南边陲,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冲积平川而得名。该县地势险要,古战乱时期易守难攻,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之称。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淹没区、是渠首工程和干线工程所在地。

淅川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始都丹阳所在地,楚国800多年历史中有300多年定都淅川,45位楚王中19位在淅川。楚人以丹阳为起点,取威定霸于春秋战国,开疆拓土,一路南征,先后统一了50多个小国,成为南方的霸主,并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公元前312年,秦楚两军展开激战,楚军大败,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悲愤不已,写下了千古名篇《国殇》。在古老战场一侧,汹涌的丹江见证了曾经的刀光剑影,也记录下了淅川的历史印迹。

春秋大义、战国风云、楚韵秦腔在这里层累交融,为淅川铺垫了华丽厚重的文化底色。粗犷激越的丹江号子,清新自由的淅川版画、改天换地的南水北调,为这片土地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淅川的人文标志。

历史

春秋时期,今天的淅川位于秦楚边界,是秦楚对峙的前沿地带,也是中原争霸的战略要地,素有“中原未战、淅境兵动”的说法。

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发动了对秦国的丹阳之战。惨烈的丹阳之战,楚国战败而终,秦国将包括今淅川县在内的战略要地纳入版图。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设置丹水县,县治在今淅川寺湾镇,成为淅川置县的开端。

北魏孝武帝永西三年(公元534年),因淅水也就是今天的老鹳河纵贯境内,故名为淅川县。

这是淅川县名第一次见于史册,此后朝代更迭,行政级别虽有不同,但淅川县名得以保留,一直沿用至今。

考古

1977年,丹江口水库水位下降,水库底的下寺、龙山渐渐浮出水面,人们在这里偶然发现了青铜器的踪迹。

在后续的考古发掘中,24座春秋时期的楚国墓葬被发掘出来,一个瑰丽、浪漫的楚文化世界就此揭开了面纱。

仅2号墓葬出土的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玉饰等器物就达6098件,带有铭文的器物多达数十件,其中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递减的青铜鼎,更是令许多考古专家激动不已。

经过修复的鼎完整如初,束腰收腹的造型和春秋时期其它地方升鼎腰部浑圆外凸的风格迥异,具有浓郁的楚国特色。

其中最大的鼎通高67.4厘米,口径66厘米,腹径68厘米,鼎足与底部的结合采用了冷焊工艺,是中国古代冶金工艺史上极为重要的突破。

规模宏大的陪葬列鼎显示出墓主人极为显赫的身份,鼎上的鸟篆铭文记录着一个名叫王子午的楚国人一生的功德,确切的人名、地名,让王子午“升鼎”成为研究楚文化的标准器。

据《史记索隐》记载,楚国先祖熊绎受封,建立楚国,定都丹阳。有学者认为丹阳就在丹江口水库一带。

1990年2月,原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对和尚岭、徐家岭楚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尚岭1号墓中出土的两件刻有铭文的升鼎为发掘者带来了惊喜。这两件鼎铸造于公元前605年前,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楚式升鼎。

据史籍记载,克皇是楚国谏官,王子午和克皇两位楚国高级贵族的墓葬相距不过四百米,说明这里不可能是两人的封地。

克黄升鼎和王子午升鼎的出土,为考古人员探索楚国始都丹阳城的城址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后,考古工作者共发掘出二百余座楚国墓地,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玉器等各类文物,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重要的史料。其中河南淅川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被列入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淅川成为研究楚文化的重要地点。

名人

在淅川市区有一座范蠡阁巍然屹立,这是淅川人为纪念范蠡而修建的。对于读书人而言,范蠡是文人理想的化身。对于商人而言,范蠡是可堪效法的样本。

范蠡,号陶朱公,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被后人称为兵家奇才,商人始祖。

据《史记》记载,范蠡是楚宛三户人,有部分学者认为,楚宛三户就在今天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

范蠡一生留下了无数传奇,淅川人更津津乐道的是他数次散尽家财的故事。据史书记载,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霸越之后,便弃官辗转来到齐国,化名为鸱夷子皮,开始书写商业传奇。他带领家人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农商并举,很快就积累了千万家产。


此后范蠡迁徙至陶再次经商,不过几年又成巨富,于是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尊陶诸公为财神,后人则奉他为儒商鼻祖。

范蠡根据自己经商的经历,总结出“理财致富十二法则“。至今仍在淅川一带流传,形成了淅川特有的商业文化。

旅游

在淅川有一处非常奇特的地方叫做白浪街。这条奇特的白浪街,河南称之为“豫之屏障”,湖北称之为“鄂之门户”,陕西称之为“陕之咽喉”。不足300米的街道却有三个村委会,分属三省,是全国40多个三省交界之地中唯一一个三省均设有基层政府的地方。有着“一脚踏三省,三省一条街”的称谓。

其中白浪街河南部分隶属于淅川荆紫关镇,荆紫关镇居豫、鄂、陕三省接合处,是“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交通要塞。

这条长约两千五百米的古街,数百间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沿丹江铺陈开来。

北方建筑的周正严谨,南方建筑的典雅精致汇集于此,和古码头、古关门、古吊脚楼相映生辉,共同绘就了荆紫关曾经的繁盛。

为保护这条珍贵的古街,2018年淅川县人民政府聘请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按修旧如旧的原则,为古街设计了完整的维修维护方案,并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

发源于陕西秦岭的丹江干流,全长约390公里,沟通了秦岭与汉水,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航道,荆紫关镇也因此迎来了八方宾客。

到了明清时期,这里俨然已是商业重镇。荆紫关码头、船舸弥津、外来百货、本地特产在此集散。豫、鄂、陕等附近各省商贾云集,一座座会馆、一间间商铺拔地而起,把一处军事要塞变成了一片风情街市。

保存至今的山陕会馆、江西馆等商业会馆和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以及禹王宫等建筑就兴建于这一时期。

到了近代,荆紫关更是形成了八大帮会、十大骡马店和二十四大商号的繁荣景象。

这座占地460平方米的硬山式建筑,名为平浪宫,取“风平浪静”之意,由当年的船商们自发筹建,是各地商人洽谈生意的重要场所,也是船工们娱乐、集会和祈福祭拜之地,是荆紫关码头全盛时期的重要见证。

201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镇》系列特种邮票,荆紫关镇位列其中。古镇的秀美风姿随着邮票流播四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领略这里独特的风情和厚重的商业文化。

当年水陆码头的喧嚣随着水道的干涸已成往事,在现代人们的努力下,典雅娴静的荆紫关观正日益成为丹江之畔的文化地标。

文物

1977年在淅川丹江口水库一带,发现了大型楚国贵族墓葬群。在出土的上万件珍贵文物中,装在两个大麻袋中的青铜残片格外显眼。专家对残破的长方形铜案和散落的铜禁进行了梳理,怀疑是古史中记载的极为罕见的“酒禁”。据考证,“酒禁”是盛放酒器的箱形方案。

1981年10月,年过花甲的河南省文物修复专家王长青接到了修复云纹铜镜的任务。

数十年职业生涯中,无数珍贵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王长青也因此被誉为国内青铜文物修复“三大圣手”之一。

当时的禁体残碎为十余大块,且面板严重变形,无数云纹剥落与缺失,12个龙形附兽和12个座兽不仅全部脱离禁体,且大部分残缺不全。

王长青带领修复团队对所有残片和断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比对,弄清了全部结构和铸造方法,断定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为失蜡法。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用蜂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模全部熔化流失,再往内浇灌溶液铸成器物。

当时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失蜡法”是由印度传入。如果云纹铜禁得以修复,将改写失蜡法的历史。

修复团队耗费三年多的时光,采用整形、加固、雕制石膏样板、补缺配件等多种修复方法,终于将一件庄严瑰丽、造型独特的云纹铜禁完整呈现在世人面前。

云纹铜禁呈长方形,通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达95.5公斤。其结构之繁复,工艺之精湛,显示出楚国青铜器无与伦比的制作水准。云纹铜禁的铸造年代不晚于公元前552年,它的出土让中国失蜡法工艺历史向前推进1100余年。随后云纹铜禁赴美展览,引发巨大轰动,被世界考古学界视为古代熔模工艺的奇迹。

在淅川县境内,已出土国家一级文物达到了54件,云纹铜禁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代表。2002年,它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首批64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之一。

这些精美的文物和云纹铜禁一起建构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古楚文化世界,成为今日淅川无可替代的文化名片。

生态

山水田园中的淅川,在拥有优美风光的同时,也有着生态及其脆弱的隐忧。淅川地处秦岭余脉,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数十年来,淅川人一直在努力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今天的淅川已经成为一派葱茏世界。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的颁布,第一次正式提出南水北调。经过专家多方面考察,因流经淅川的丹江水质好,沿线海拔平稳,最终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设立在淅川,并决定在丹江与汉水的交汇处,建立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

这项工程将极大地缓解中国中北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改善受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2014年12月12日14点32分,历时10年建设,号称世纪工程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淅川陶岔渠首正式开闸送水,被誉为“天下第一渠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约1432公里,是世界上极为宏伟的引水工程之一。淅川506平方公里土地沉入库底,那里曾是“一脚踏出四两油”、“一收十年粮不愁”的富庶之地。为配合水库建设,从1958年到2011年,淅川目前进行了三次大移民,共计人口约40万人,成为全国移民大县。

2018年,一部以淅川移民为题材的电影《渠首欢歌》上映,讲述了令人动容的淅川移民故事,讴歌了淅川移民干部和移民群众“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2017年淅川县入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库,成为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被誉为“亚洲天池”。

民俗

淅川民歌丹江号子在丹江上空回荡了有四千余年。丹江号子的雏形是船工们劳动时统一呐喊的口号,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曲调形式,气势磅礴、铿锵有力,不需要任何乐器伴奏。

在世世代代的传唱中,船工们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都逐渐融进了歌声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歌。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机械船发展,机器的轰鸣逐渐替代了激越的号子,丹江号子逐渐走向衰落。


当代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渠首的所在地,淅川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整个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入库,一库清水北送。2002年,淅川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并开始大规模人工造林。


近年来,淅川县以每年10万亩的惊人速度推进荒山造林,营造林合格面积连续10年位居河南省县级第一。

以丹江口水库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和渠首文化产业,成为了淅川县产业转型的一大亮点。

在丹江口水库沿岸的丹江大观苑景区内,浓缩着淅川千百年来发展的文化形态,生态旅游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使淅川迅速成为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区。

今日淅川,城林交融,山水如画,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淅川人的经营下,正焕发勃勃生机,向着生态宜居园林县城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