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战地1配置要求是多少(《战地1》硬件需求评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6 09:47:34    

“用无限的暴力歼灭敌人的战斗力,为达此目的,惟有机动力与火力综合之冲力。”

——卡尔·冯·克劳塞维茨【德】

历史上第一支试验性的光学瞄准镜出现在17世纪早期,而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把具有光学瞄准镜的步枪出现在1835-1840年;第一把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出现在1866年的普鲁战争;马克沁机枪作为第一种全自动重机枪出现在1884年;无烟火药同样在1884年由法国化学家维埃利发明;第一辆坦克Mark.I诞生在1906年;而在1915年,德国不仅使用溴代二甲苯作为炮弹,还使用氯气攻击法国,成为现代战中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的战例;至于莱特兄弟,我们都知道他们在1903年第一次让飞机离开了地面。

看到了吗?早在19世纪末,构成现代战争的基本武器已经一百多年前 ,甚至更久之前就已经来到世上,终于在20世纪初人类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当然站在100年后的现在来看这场战争有多大规模、多大伤亡都可以云淡风轻地在书中或是网上找到答案,但是在1个世纪之前,这是一场被称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

虽然大家时常调侃EA这家航母级别的游戏巨头,但是这一次他们确实做了一次可贵的尝试:将战斗的主题定位偏冷门的一战时期,这是一个玩家普遍相对于越南战争,或是二战认识少很多的时间刻度,毕竟横跨了一个人类生产力爆炸式发展的世纪。但是相比主流大作为了保证销量的稳定纷纷选择尽人皆知的设定,想要第一个有所突破更显艰难,特别是规模越大的公司,惯性也随之越大。

关于《战地1》以及本身的游戏特性,包括系列引以为傲的大型沙盘式战斗、博物馆般的载具系统,以及表现力越来越强悍而全面的寒霜引擎(Frostbite Engine),我们已经在此前的Beta测试的评测一文中有所铺垫,这里不加赘述,让我们开门见山,直接开始测试吧。

测试平台及测试方式细则

面对年度游戏级别的《战地1》,我们选用了顶级的Core i7-5960X搭建测试平台,测试选用的显卡包括GeForce GTX 1080/1070/1060/1050 Ti/1050、Radeon R9 Fury/390、RX 480/470/470D,除了AMD方面由于缺少旗舰定位的显卡新品推出而选用R9 Fury之外,优先选择今年新制程工艺下的Polaris、Pascal架构。由于EA游戏登录的Origin平台有着独特的DRM反盗版系统,每24小时之内只允许平台出现5次设备变动(比如但不包括更换显卡,屏蔽CPU核心、调整CPU主频),因此为了效率考虑我们只选用了10张显卡。

测试显卡一览:

软件方面,Windows 10周年更新的累积更新通道基本是评测的默认选择,驱动使用的是GeForce 375.63 WHQL,以及Radeon Software Crimson Edition 16.10.2 Hotfix。关于测试的方法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由于《战地》系列都是以多人在线的庞大战斗场面作为主打的招牌,这虽然在市场宣传方面优势尽显,但是在评测环境意义上,如何选择一个可重复、场面一致性高的稳态就是测试具有公平性的前提,这样一来随机性高的多人模式地图首先被划掉。出于文章参考性考虑,我们选择了单人战役中的 “事在人为”关卡中第二幕的夜间潜入任务作为测试场景,这个地图也就是我们此前在Beta测试中选用的西奈沙漠地图,所不同的是时间变成了晚上,各位可以将本次的测试成绩和Beta测试文章互相对比。

测试具体方式为控制主人公在沙漠中的两座高地之间骑马奔驰两个来回,通过Fraps软件记录在沙漠中疾驰过程的帧数,每次记录多遍,最终取平均数。此外同样要说明的是,为了游戏的每一次测试之间具有参考性,我们将游戏的特效统一设置为“最高”预设项,除了视野拉高10个单位之外不再调整任何细节,以此减少游戏特效对于游戏帧数的影响。

测试路线

1920*1080截图(点击放大)

2560*1440截图

3840*2160截图

1080P显卡性能测试:GTX 1050 Ti成为门槛

首先还是来看看1080P分辨率下的显卡性能,我们从默认的DirectX 11模式开始观察,一个让人欣慰的消息是图形表现力上佳的《战地1》对于硬件优化得不错,千元级别的GTX 1050 Ti已经可以取得相当接近60帧的成绩(59.54帧),这时的流畅程度已经可以满足视角的快速移动和机械瞄具的自由缩放,当然了,如果想避免爆炸等激烈的环境对于帧数的突发性影响,可以酌情降低特效以换取更高的帧数。再上一个台阶,RX 470D以上的帧数都远远超过60帧的输出,比较有趣的是规格更完整的R9 390帧数竟然略逊新星RX 480。

总得来看,由于NVIDIA的新品已经覆盖了最高端的旗舰市场,GTX 1070、GTX 1080夺取单卡性能榜的头名已经属于常规,同样因为架构规格的客观规模,精简核心的GTX 1050、GTX 1050 Ti也落在最后,AMD阵营的显卡则在中高端的夹缝中遭到了GTX 1060的狙击。

转战DirectX 12模式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规格最精简的GTX 1050的帧数已经从DirectX 11模式下的51.42帧降为42.12帧,此外R9 390、RX 480已经实现对于GTX 1060的反超,而且差距已经在7帧以上,相比GTX 1060在DirectX 11模式下的领先优势要明显不少。当然了,建立在90帧以上的前提下,这点差距的实际意义并不太大。

为了更加清晰的反映相同的显卡,在相同分辨率下由于不同渲染API形成的帧数变动,我们制作了一张更加直观的图表。我们将DirectX 11、12下的帧数进行对比,并用百分比反映出变动,如果是负数则表示DirectX 12下的帧数相对于DirectX 11出现了下降,否则便是有所上升。

一目了然的是,属于NVIDIA阵营的绿色阵营显然对于DirectX API相当敏感,具体表现在不同渲染API下帧数剧烈的下降,最温和的GTX 1050 Ti在DirectX 12下相比DirectX 11性能下降了5.89%,最剧烈的GTX 1050帧数则直接坠落22.08%,此外中高端的GTX 1060、GTX 1070、GTX 1080的帧数在DirectX 12下相比DirectX 11同样出现了10%左右的下滑。而AMD阵营的帧数表现则稳定得多,R9 390甚至出现了小幅上涨。

1440P显卡性能测试:RX 470起步之选

在更高压的2560*1440分辨率下,核心规模最精简的GTX 1050只能在35帧左右徘徊,在主流的1080P尚能胜任的GTX 1050 Ti如今也只能稳定在40帧左右的输出。想要保持在60帧以上的流畅游戏需要RX 470级别的显卡。有趣的是在高压环境下RX 480、R9 390再次完成对老冤家GTX 1060的反超,虽然差距都是咫尺之间。

高端梯队,R9 Fury孤单地撑起AMD阵营的最高位置,可以跑出接近80帧的成绩,但是距离GTX 1070、GTX 1080的客观差距确实太大,此前的每一次测试AMD看上去都那么需要新鲜血液的输入。

转战DirectX 12模式下,GTX 1050的帧数已经跌至30帧以下,这时游戏已经失去了基本的可玩性,无论是视野的切换还是聚焦在某个单位上的观察都变得异常迟缓。综合来看,似乎规格越精简的NVIDIA显卡,在越高分辨率下切换DirectX API造成的影响越大,因为GTX 1050在1440P分辨率下的表现不容乐观,切换至DirectX 12模式后帧数竟然下降了44.92%,GTX 1050 Ti也下降了6.51%,而在1080P分辨率下这两个数字是22.08%、5.89%。

高端显卡方面,GTX 1060的帧数在DirectX 12模式下相比DirectX 11下降了6.41%,GTX 1070、GTX 1080也有更大程度的帧数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应该考虑寒霜引擎(Frostbite Engine)的亲和性,在Frostbite 3.0的早期阶段,AMD与EA DICE就有相当亲密的合作,并且合作推出Mentle API,后来Mentle API的概念被沿用至DirectX 12,因此GCN架构拥有优势也在合理范围内。

4K分辨率显卡性能测试:仅有GTX 1080单卡胜出

当分辨率提高至3840*2160(4K)程度之后,能够取得稳定的60帧输出的显卡只剩下GTX 1080,66.877帧的帧数足够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你要求不高,或是不介意在画质和特效上妥协,跑出45帧的R9 Fury以及帧数在53帧的GTX 1070也让人满意。而在36-39帧这一小段区间内拥挤着GTX 1060、RX 480、R9 390三张显卡,RX 470则几乎正好躺在30帧的及格线上,但说实话这个帧数已经很难发挥玩家的真实战技水平。

末尾梯队,GTX 1050、GTX 1050 Ti的帧数就更难让人满意了,20帧以下的体验可以用折磨来形容,毕竟他们都不会为了4K游戏而设计的,尤其是切换至DirectX 12模式之后,GTX 1050的帧数只剩下个位数的6.75帧,直接下滑155.4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当其中的就是2GB的显存着实捉襟见肘。

还是来看看对比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次几乎所有显卡全部出现了帧数下降,字面上岿然不动的RX 470、RX 480和R9 390虽然有上涨,但是变动太小,可以看成原地踏步。其他方面,我们可以简略的总结出一个现象:不同渲染API下帧数变动最大的是最低端和最高端的两个极端梯队的显卡,GTX 1070、GTX 1080的变动幅度在各分辨率下都要比GTX 1060更为强烈。

CPU规格性能测试:梯度分级明显,i7是最佳选择

在传统的印象中,寒霜引擎对于多线程的利用率是主流商业引擎中表现不错的一款。这次我们利用主板BIOS自带的屏蔽核心/超频功能利用Core i7-5960X模拟4核8线程、4核4线程、双核4线程三种情况,主频定在3.7GHz,基本覆盖一般家用设备的Core i3及大部分玩家的Core i5、Core i7以及Xeon E3处理器的规格。

从图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基于寒霜引擎的《战地1》在CPU资源利用上呈现梯度明显的特点。首先我们看到4C8T规格取得的帧数和初设的8C16T比较接近,但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在一些优化不佳的游戏中经常可以看到自4C4T以上规格的CPU帧数表现全部一致,无法发挥线程的优势。4C4T规格下和4C8T有更为明显的差距,但是在2C4T上帧数直接出现了断崖,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战地1》对高端处理器的 占用有很强的区分度,因此使用4C8T规格的Core i7是一个理想的选择,而i3级别的2C4T处理器则会出现明显的短板。

游戏性点评:细节尝试最勇敢的一部《战地》

创新意义和创意有什么区别?虽然《战地1》并不会让你在冲锋肉搏中感觉到这是一款从头到尾全新的游戏(正相反,一上手就会觉得这是彻头彻尾的Battlefield),但是从很多方面还是体现出了积极的尝试。我们首先来看看《战地1》相比以前的《战地》有什么区别?

无论星期几都会说“快乐星期X”,哪怕小编一点也不快乐,因为根本没时间玩多人联机

小编认为2016年有两款游戏因为积极的尝试、或者说转变应该被记住,一个是《全境封锁》,它积极尝试了沙盘式的单人/多人无缝地图、PVP无缝切换,在这种Gameplay要求下构建一个纽约的难度比看上去的难度更大。而《战地1》之后在一个游戏内将《战地1》、《战地4》、《战地:硬仗》三款游戏的端口、士兵信息统一,玩家可以在游戏界面内直接查看自己在另外一款游戏中的成绩,甚至直接启动另一款游戏。

直接浏览《战地4》内容

士兵信息

其次,只要玩家接入了网络,系统会根据时区自动检测目前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系统都会弹出日安、午安等个性化信息。当然你会觉得这个技术含量很低,但是对于《战地》来说,还是踏出了体贴的第一步。

再说单人剧情,《战地》的单人部分一直都是传统的章节体线性走向,这一次虽然依然是老路子,但是在挑选任务的时候这块地球真的让小编觉得现在剧情内容都可以有这么多花样。大家仔细看地图,发生在埃及以东的西奈沙漠的潜伏战(“事在人为”)、阿尔卑斯山区的空战(“至上权威”),都被放在了正确的位置。

总结:要求不低,但同时门槛却很亲民

最后到了总结的时候,坦白说小编对于《战地1》的硬件优化水平是满意的,对于大部分显示器分辨率在1080P的玩家,只要一块GTX 1050 Ti级别的显卡便可以最高画质输出近60帧的的水平,这个要求其实并不算高,很多《战地》的老玩家都可以继续自己的征程,而对于准备即可投入的玩家,千元级别显卡的门槛也并不高。

但是在2K分辨率下对于显卡的要求就高了很多,60帧必需的RX 470级别的显卡其实已经比小编自己用的Radeon HD 7970要高端不少了。从这方面来说,要想畅玩《战地1》,成本可不只是游戏本身哦!对于玩家来说,对于DirectX 12就要慎用了,自从《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开始这个新的图形API贡献的帧数就一直低于传统的DirectX 11,总得来说,DirectX 12下想要获得明显的帧数提升是不现实的,只不过AMD阵营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小得多。当然,对于玩家最理智的做法还是根据帧数高低选取DirectX 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