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洞庭湖多大面积 ,一年出鱼1.6亿斤,10年禁渔最大的鱼有多大?

61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0 14:15:32    

洞庭湖被誉为长江鱼库,年产鱼类达1.6亿公斤。如今,长江实施十年禁渔令后,洞庭湖禁止一切捕捞活动。现在两年过去了,里面最大的鱼有多大?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湖之称。事实上,洞庭湖的确切面积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正式测量,面积2579.2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鄱阳湖的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不仅蓄水容量巨大,而且成为各种鱼类的天堂。也许有人问平均水深六米的洞庭湖最大的鱼有多大?据不完全统计,洞庭湖流域共有鱼类117种,但进入21世纪已有10种灭绝,只剩下107种。鲤鱼、银鱼和凤尾鱼这三种主要鱼类是最常见的。由于自然资源的优势,洞庭湖历来是长江的渔业岸。这里的鱼营养价值高,肉质鲜美,无土腥味,深受世界各地市场的欢迎。

从1950年到2000年,洞庭湖繁荣了50年。产量最高的一年是1996年,捕捞量达到前所未有的8万吨,至于里面最大的鱼的大小,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二十、三十公斤重的鱼对于渔民来说是很常见的。有时可以钓到八十、九十公斤重的大鲱鱼。2018年,三江口渔民捕获了一条长1.5米、重104公斤的大鱼。你可能会认为这样大小和重量的鱼是最大的鱼,但这并不是洞庭湖发现的最大的鱼。1931年,人们在洞庭湖捕获了一条重1125公斤的中华鲟,这是有准确记录的淡水湖中最大的鱼。它也是洞庭湖有记录的最大的鱼,是1997年洞庭湖渔民捕获的560斤中华鲟的两倍。

中华鲟是我国长江流域最大的鱼类,它本质上是由长江渔网支撑的,是一种古老的洄游鱼类。20世纪60年代,中华鲟被大量捕捞,成为重要的渔业资源。20世纪70年代,长江中华鲟的繁殖数量可达15000倍。。众所周知,中华鲟最早出现于1.5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但随着葛洲坝的修建,它们的迁徙路径被直接阻断。中华鲟无法返回金沙江产卵繁殖,面临失去后代的困境。

在葛洲坝修建之前的20世纪70年代,中华鲟是长江中最常见的大型鱼类,有超过1万尾洄游到长江产卵。葛洲坝企业亏损后,直接减至2000多条鱼,但2010年只剩下57条。此时,中华鲟的种群已经处于危险之中。如果不加大力度,中华鲟可能会像白鲟一样灭绝,这只是时间问题。除中华鲟外,洞庭湖还发现了白鲟、白鳍豚等珍贵物种。不幸的是,白鳍豚于2007年被宣布功能性灭绝。虽然有零星的公众目击事件,但种群数量难以为继,灭绝只是时间问题。白暨豚灭绝后,江豚成为洞庭湖仅存的最后一只“鲸鱼”。自长江禁渔后,洞庭湖也实行十年禁渔。现在禁渔政策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已经开始显现成效。虽然没有发现比560斤重的中华鲟更大的鱼,但附近的村民经常能看到成群的饵料鱼,有的已经长到了几十斤,甚至可以发现三五成群地漂浮着。

数据显示,2021年洞庭湖监测到的水生物种比2018年增加了30个,原本被认为消失的芦苇鱼又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生态明显恢复了。洞庭湖十年禁渔期,足以让大多数鱼类繁殖两到三代。十年后,你还会看到几十、几百斤重的大鱼。像丹江口水库,鲤鱼的年龄还不到两岁。去年丹江口大坝放水时,运来了许多体长一米多、重近百公斤的特大型鱼类,这说明十年禁渔已经开始显现成效。洞庭湖的鲫鱼也会成功。说到这里,很多人仍然坚信,前面提到的白鲟和白鳍豚并没有完全灭绝,只是隐藏在洞庭湖深处,没有被世人发现。希望被宣告灭绝的白鲟和白鳍豚能够在浩瀚的洞庭湖上演绎奇迹,十年后,它们再次成群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