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自救指南请收好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灾难之一,我们无法避免和控制,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
一、地震带很容易发生地震,那中国的哪些地方属于地震带呢?
二、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它与震源释放出来的弹性波能量有关。震级越高,表明震源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30多倍。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
地震震级表 | ||
震级M | 名称 | 震中地震反应 |
<1级 | 超微震 | 人们无感觉 |
1级 | 微震 | 人们不容易察觉 |
2级 | 弱震 | 震源不是很浅,人们不容易察觉 |
3级 | 有感地震 | 人们能够感觉到,不会造成破坏 |
4-5级 | 中强震 | 可造成破坏,但与震源深度,震中距有关 |
6级 | 强震 | 可造成破坏 |
7级 | 大地震 | 可造成较大破坏 |
≥8级 | 巨大地震 | 可造成严重破坏 |
弱震 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强震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强震 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余震是在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
三、地震灾害有哪些影响
地震灾害是指由地震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及伴生的地面裂缝和变形,使各类建(构)筑物倒塌和损坏,设备和设施损坏,交通、通讯中断和其他生命线工程设施等被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火灾、爆炸、瘟疫、有毒物质泄漏、放射性污染、场地破坏等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次生灾害。
四、在室内避震怎么做
1、就近躲避,躲在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也可快速跑到开间小、有支撑的房间。
2、要趴下,使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但不要压住口鼻,同时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也可以蹲下或坐下,尽量把身体卷曲起来。
3、远离窗户、镜子、炉灶、煤气管道和家用电器等。
4、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或用被子、枕头等保护头部。
5、如果来得及,要先打开门,以保证通道畅通;关闭煤气开关、电闸。
五、在室外避震怎么做
1、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2、不要在易燃易爆、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
3、若在车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到开阔地靠边停车。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高楼等建筑物下,大树旁、电线电缆下。
六、如果被困废墟,如何自救?
1、保持冷静,保存体力。
2、尽量挪开脸前、胸前的杂物;清除口、鼻附近的灰土,保持呼吸通畅。
3、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危险物,并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
4、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5、注意户外的动静,伺机呼救,如敲击物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