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莶草
Xī Xiān Cǎo
来源产地
《中药大辞典》
为菊科植物腺梗豨莶的地上部分。夏、秋季开花前及花期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生于林缘、林下、荒野、路边。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
性味功效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苦,性温,有小毒,入肝、肾二经。补元气,祛风湿,强筋骨,长眉发,乌须鬓,明耳目。得酒良。九月九日采者佳。
豨莶功验如上,宜职厥阴、少阴二经。高邮军谓其性温,当矣。《本草》言其性寒,与主用相违,不亦误乎?久服大能补益,故张咏进御表云:金棱银线,素根紫核,谁知至贱之中,乃伏殊常之品,臣服百剂,耳目聪明,渐服满千,须髭再黑。罗宁一坠马中风不语,十服即痊。僧知严七十,口眼㖞斜,数服顿愈。若张益州者,可谓识其用矣。宜去根,连茎、叶细锉,捣烂取汁,熬炼成膏,以甘草、熟地煎膏,炼蜜三味收之。出火毒,酒调服,功妙不可具述。所谓有小毒者,以生用令人吐也,今既经制度,则毒去而功全矣。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经,止麻木,伸拘挛,通利关节,驱逐风湿,疮疡壅肿,服涂皆善。
研末,热酒冲服,治疔疮肿毒,汗出则愈,不可治中风。
归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肝、肾经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豨莶草 (《新修本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淸热解毒。
【应用】
1. 用于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脚弱无力及中风手足不遂等。豨莶草能袪风湿,通经络。可单用,以酒拌蒸晒,炼蜜为丸;或与臭梧桐合用,即豨桐丸。
2. 用于痈肿疮毒、湿疹瘙痒。本品能淸解疮毒,并祛风湿而治湿疮。多生用,内服、外用均可。
此外,现代应用本品治髙血压病,有降低血压作用。豨莶草重用至100g,配合当归30g,治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很好,大能减轻症状,消肿止痛;又此品治疗黄疸型肝炎,屡屡应手
【用量用法】10〜15g。治风湿痹证宜制用,治痈肿、湿疹宜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