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针对当下不少体育课练习密度低、运动强度不大的现象,体育教学要达到大密度、大强度的呼声不断,那么,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该大到什么程度才合适?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一、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是较大练习密度、适当运动强度
在体育课中学生在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运动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人体身体活动规律。一个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通过大量的、不断的练习才能完成,即通过动作技能的泛化阶段、分化阶段最终达到动作的自动化阶段,因此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时间才能保证技能的掌握;同时运动时必须使身体活动能力逐渐上升,逐步达到并保持一段时间的最高水平,使身体在原来的基础上承受运动负荷,使身体机能产生超量恢复,所以体育课学生的练习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身体机能才能得到发展,体质才能逐步提高。前者要求体育课要有较长的练习时间,即练习密度;后者要求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承受一定的负荷量,即运动强度。实践证明: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难于掌握及提高运动技能及体能素质。
针对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现象, 2007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提出:“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两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要掌握运动技能、强健体魄就必须在体育课中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2016年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强调:“提高教学水平。体育教学要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注重运动技能学习,科学安排运动负荷,重视实践练习。”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国家的文件中,把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说明了体育课运动负荷的重要性。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强健体魄,均要求体育教学要有大的练习密度和适当的运动强度。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最终要靠各门课程的核心素养去达成,体育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些核心素养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在不断的练习、锻炼及比赛中慢慢领会、领悟直到形成。运动能力中的体能素质及运动技能是学生在不断的练习及身体承受一定强度的负荷之后才能有效地掌握和发展;健康行为的形成,除了健康知识之外,其中的锻炼习惯、控制情绪及适应环境和体育品德中的勇于进取、遵守规则、社会责任感,都是要通过不断地练习去体验运动的真谛,通过不断地比赛逐步叠加,最终使身体技能及体育素养得到升华。
从建国到1979年的30年中,我国的体育课对运动负荷重视不足,历次体育教学大纲也没有对运动负荷提出具体的要求。在我国体育教学中正式提出对运动负荷进行研究和引起重视的是1979年教育部在大连召开的“全国体育教学大纲学习班”,这次会议第一次指出了体育课要注重运动负荷指标,并建议一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要达到30%以上,中等运动强度平均达到150次/分钟,中等运动强度的心率指数在1.5~1.8之间(课中每分钟平均心率除以安静状态每分钟心率)。自此开始,运动负荷指标一直作为体育课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基础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新,我国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得到进一步的重视,特别是练习密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少课的练习密度达到50%左右,然而由于受校园安全事故及害怕学生受伤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体育课的运动强度不大。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对运动负荷提出具体要求。《广东省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中规定:“中小学每节体育课必须安排5~8分钟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课的练习密度达到50%以上;不同学段平均心率分别达到以下要求:小学阶段达到130±5次/分;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达到135±5次/分(女)、140±10次/分 (男)。”浙江省、重庆市等省市均要求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达到50%以上。
综上所述,适宜的运动负荷是一节课的练习密度在50%以上,运动强度在130~ 150次/分之间。这个指标应该作为评价优秀体育课一票否决的标准,低于这些指标的体育课都不是好课。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不能过低,但也不是越高越好。应该根据体育课的不同类型,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不同类型的课运动负荷是不同的,一般来讲,新授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为中等;复习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为中等以上;展示课、综合课练习密度及强度较大;测验课练习密度较小而强度较大。
二、要达到适宜的运动负荷,必须更新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1.更新理念,体育教学要从“传授具体的知识点教学”向“形成体育核心素养”转变,从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向培养学生运动能力转变,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许多学校由于场地不足、器材不多,教师过度讲解,分组不合理,学生等待练习时间长等原因造成练习密度低下、强度不足。要改变以往每一堂体育课只教单个运动技术动作的模式,必须通过多种组合动作练习完成学习目标,提高运动负荷,并通过创设多种活动及比赛情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体验和比赛。如学习“行进间运球”,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分组进行,一个学生练习,其他学生等待及交换练习。学习行进间运球主要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运球寻找突破或上篮的机会,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在实践或比赛中,运球必须完成传接球、运球突破、分球或直接上篮,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创设了这个情景之后,每次练习至少要3人才能完成,一人传球,一人接球后运球,一人防守。这样一来学生的运球能力得到加强,练习的密度也提高了三倍。
2.改变教学方法,少讲多练,边讲边练。改变传统的讲解与示范的教学方法,提高运动负荷。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先讲解示范,不少教师为了把动作讲清楚,花了十几分钟,结果学生本来满腔的热情被教师沉闷的讲解示范洗刷得一干二净。要彻底地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可以通过“验—研—练”的教学策略达到大练习密度和适当运动强度。“验”就是在课的基本部分开始时,先让学生体验学习内容,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比如运球,让所有学生把自己的运球技术都展示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马上得到激发,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为安排分组练习提供依据;“研”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要求学生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一人运球,一人防守,一人接应,研究如何运好球、掩护球、抢断球;最后根据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学习”,让学生在练中学,在比赛中学,教师可以根据各种水平进行个别或小组的讲解示范,也可以在各组中发现问题及时地进行指导及纠正错误。这样学生的练习密度必将大大提高,对抗的强度也随之增大。
3.合理搭配运动项目及练习内容,提高运动负荷。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及选择学习内容时,要合理搭配不同内容、不同强度、不同密度的学习内容。不同年级、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其运动负荷也不同。在制订学习目标及选择学习内容时,应该考虑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项目或内容交替安排,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把两个不同强度的内容进行搭配,如强度较小的投掷与强度较大的短跑、跳远等内容相结合,或体操搭配跑或球类练习;高中选项教学则可以对各种动作组合进行合理编排,保证练习达到一个比较高的负荷水平。不同气候、不同时间的体育课也需要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调节。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有效把握双峰型、单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运动负荷类型的特点进行备课并组织教学。双峰型是指课中出现两次运动强度较高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练习,单峰型是指一节课中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续一段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前高后低型是指课的前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后半部分较小,这种课型主要是为了学生课后能够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以适应下节文化课的学习;前低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运动负荷由小变大,如课的前半部分为前滚翻组合练习,后半部分为球类课。不管采取哪种模式,运动负荷总的调节方法应是高低(峰值)结合,大小(强度)交替。通常一节课的心率区间在130~150次/ 分之间,而这样的运动强度至少应该保持在20分钟以上,以保证学生获得良好的健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