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简述意志的本质是什么(话说“意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0-12 18:00:27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今日乌鲁木齐最高温度25℃,最低温度15℃,是个凉爽的好天气。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意志”。

意志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倾向。它是决策心理活动过程中重要的心理因素,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行为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

意志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为采取决定阶段,也是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首先要解决动机斗争问题,然后是确定行动的目标和选择达到目标的有效策略、方法和手段,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二为执行决定阶段,这是将行动计划付诸实现的过程。在这一阶段,要坚定地执行所定的行动计划,努力克服主观上和客观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计划。

二、意志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解释

当代西方心理学词典认为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也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其主要特征: (1)明确的目的性,即意志行动总是自觉确定和执行目的行动。(2)与克服困难直接相联系,即只有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实现预定的目的。(3)直接支配人的行动,即意志主要是为完成一定的目的任务而组织起来的行动。它对行动的调节既可表现为发动和进行某些动作或行为,也可表现为制止和消除某些动作或行为。

意志的心理学意义

三、意志的基本含义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即人的思维过程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盲目的冲动或一些习惯动作都不含有或很少有意志的成分。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志,对目的方向的坚信、坚持。

意志,即对实现目的有方向、有信念地坚持的一种心理活动(含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人类特有的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的心理现象。其过程包括决定阶段和执行阶段。决定阶段指选择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动机作为行动的目的,并确定达到该目的的方法。执行阶段即克服困难,坚定地把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意志的调节作用包括发动与预定目的相符的行动以及抑制与预定目的矛盾的愿望和行动两方面。

人的行动主要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在从事各种实践活动时,通常总是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先在头脑里确定行动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选择方法,组织行动,施加影响于客观现实,最后达到目的。

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大辞典》中写到:“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我们生活工作中常常如决策、计划、实施乃至娱乐消遣行为等,都需要程度不同的意志过程的参与,但并不代表这一切都需要“克服困难”,或者说有一种困难的感觉。进一步说,如果有这种困难、为难的感觉才算是心理上的意志过程,恰恰等于说当人感觉力所难及时或者人不愿出力时人才会有意志过程,而这恰恰是与意志心理过程的事实存在状况不符。

意志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在人主动地变革现实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对行为(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心理状态)有发动、坚持和制止、改变等方面的控制调节作用。人的行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机决定的,这些动机是为了保证生存和满足各种需要而产生的。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或社会有某种需要时,就会产生满足需要的愿望,从而进一步有意识地确定追求的目的,拟定达到目的的计划,并做出行动。这种行动始终是由意识调节支配的,是自觉的、指向于一定目的并与努力克服达到目的所遇到的障碍相联系的。从产生动机到采取行动的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意志。

意志行动不同于生来具有的本能活动和缺乏意识控制的不随意行动,而是属于受意识发动和调节的高级活动。人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是有目的的随意行动,都是人类所特有的意志行动。意志的本质就是:人对于自身行为关系的主观反映。它构成人的主观意识的第三种基本形式。

意志的基本含义

四、意志的基本形式

知(即认知)、情(即情感)、意(即意志)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观意识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认知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或“什么事实”的问题。人只有首先了解事物的外在特性(或外部联系)和内在规律(内在本质),即首先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才能对它进行其它方面的深入了解。

二是评价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有何用” 或“有什么价值”的问题。人只有了解在了解事物“是什么东西”以及“对我有何价值”,才能知道如何对它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

三是意志(或决策)阶段。目的在于解决“怎么办” 或“实施什么行为”的问题。就是针对事物的品质特性以及每一品质特性对于人的价值,人将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行为,以便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事物的价值特性。

没有“认知”的评价就是一种盲目的评价,没有“认知”的意志就是一种盲目的意志;没有“评价”的认知就是一种麻木的认知,没有“评价”的意志就是一种无聊的意志;没有“意志”的认知就是一种空洞的认知,没有“意志”的评价就是一种空洞的评价。

意志的基本形式

五、意志的两个方面

意志包括感性意志与理性意志两个方面。感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感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感性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体力劳动需要克服机体在肌肉疼痛、呼吸困难、血管扩张、神经紧张等感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理性意志是指人用以承受理性刺激的意志,它反映了人在实践活动中对于第二信号系统刺激的克制能力和兴奋能力,如脑力劳动需要克服大脑皮层在接受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时所产生的思维迷惑、精神压力、情绪波动、信仰失落等理性方面的困难与障碍。意志既要考虑客观事物本身的运动状态与变化规律,还要考虑主体的利益需要,尤其要考虑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能力,它是一种非中性的而且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的辩证关系。

综上所述,人的三种基本的主观心理活动(认知、情感与意志)分别反映了三种基本的客观事物(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行为关系)。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首先感知和了解各种事物的事实关系,其次要掌握这些事物对于人的价值关系,再要掌握每个行为的价值关系并且判断、选择、组织和实施一个最佳的行动方案。第一步由认知活动来完成,第二步由情感活动来完成,第三步由意志活动来完成,因此从认知到情感,再从情感到意志,是一条基本的、不可分割的人类自控行为的流水线。

知、情、意(即认知、情感与意志)的辩证关系在根本上取决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与行为关系的辩证关系。

1.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意志又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客体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意义也是客体的一种关系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其它关系属性区别开来,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事实关系,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本质力量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价值属性,只因为它有着特殊的意义,才与一般的价值属性区别开来。因此,行为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从广义角度来看,知、情、意都是一种认知活动,只是各自侧重于不同的角度,情感侧重于从意义的角度进行认知,意志侧重于从行为效应的角度进行认知。

2.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区别。其主要区别是:认知一般是以抽象的、精确的、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情感一般是以直观的、模糊的、非逻辑的形式出现,意志一般是以潜意识的、随意的、能动的形式出现;认知主要是关于“是如何”的认识,情感主要是关于“应如何”的认识,意志主要是关于“怎么办”的认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没有客观依据而变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如果把情感与认知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失去公正性而变成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如果把情感与意志割裂开来,就会使情感成了空洞的情感;如果把情感与意志混淆起来,又会使情感成了糊涂的情感。

3.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没有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价值关系,行为关系也成了无源之水,因此认知是情感的源泉,情感是意志的源泉。事实关系以价值关系为导向,价值关系又以行为关系为导向,因此认知以情感为导向,情感以意志为导向。情感最初是从认知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认知的发展,意志最初是从情感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它又反过来促进情感的发展;认知、情感与意志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互为前提、共同发展。

意志的两个方面

六、意志的品质特性

有些人决策判断优柔寡断,工作计划杂乱无章,行为举止简单粗暴,情绪爆发难以自控,生活作风贪图享受,工作业绩不思进取,这些既不完全是认知方面的问题,也不完全是情感方面的问题,而是意志方面的问题。意志是一种特殊的、针对行为活动方面的情感,是人类独有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使人类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根本上区别于其他低等动物。

意志的品质特性就是意志在对人的行为驱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动力特性,它主要取决于主体的行为价值关系变化的动力特性,反映了人的行为价值的目的性、层次性、强度性、外在稳定、内在稳定性、效能性、细致性等。

意志的品质特性

七、意志的运行程序

意志是人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具体而言,就是人脑对于自身行为的价值率高差的主观反映,其客观目的在于引导主体根据各种行为的价值收益率的多少(即行为价值率高差的大小)来选择、实施、评价和修正自身的行为活动,使主体能够以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意志活动的运行程序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价值目标的确立。人在某一时期内通常会有若干价值需要,并在大脑中会形成相应的主观欲望,这些欲望的满足具体表现为某一种价值事物(如食物、金钱、地位或爱情)的获取或价值目标的实现,其生理机制是:某一种价值目标(或价值需要的目标物)在大脑皮层中所对应的兴奋灶得到锁定和激发。

2.整体规划的设计。人能够针对已经确定的价值目标,设计出一个整体规划,并对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安排。由于任何一个价值目标必须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复杂行为来实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的工作可以看作是一个复杂行为。这一系列的复杂行为可以看作是一个超复杂行为,因此整体规划的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超复杂行为的设计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把多个复杂行为按照不同的结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并计算出每一种排列组合的价值率,然后比较并选择出最大价值率的超复杂行为。其生理机制是:某一种价值目标在大脑皮层中相应区域的兴奋灶得到激发后,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个兴奋灶将对额叶区的若干复杂行为的兴奋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之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兴奋灶群,组合的原则是尽可能使合成的兴奋强度达到极大值,从而使各个复杂行为能够协调一致,并产生具有极大值价值率的超复杂行为。这一过程往往会反复多次,然后,把多个具有极大值价值率的超复杂行为进行比较,最后来确定一个具有最大值价值率的超复杂行为作为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整体规划。

3.实施细则的制定。整体规划确定以后,对于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就需要进行具体安排,这就是实施细则的制定。对于构成超复杂行为的每一个具体的复杂行为,通常需要多个简单行为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来协调完成,因此实施细则的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一个复杂行为的设计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把多个简单行为按照不同的结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并计算出每一种排列组合的价值率,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具有最大价值率的复杂行为。其生理机制是:按照整体规划,某个阶段、某个环节所对应的某种复杂行为,在大脑皮层中相应区域的兴奋灶得到激发后,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个兴奋灶将对额叶区的若干简单行为的兴奋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之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成一个新的兴奋灶群。组合的原则是尽可能使合成的兴奋强度达到极大值,从而使各个简单行为能够协调一致,并产生具有极大值价值率的复杂行为。这一过程往往会反复多次,然后,把多个具有极大值价值率的复杂行为进行比较,最后来确定一个具有最大值价值率的复杂行为作为实现整体规划在某一个阶段、某一个环节工作的实施细则。

4.具体行为的落实。实施细则确定以后,对于每一个具体行为需要进行落实。对于构成复杂行为的每一个具体的简单行为,通常需要多个本能动作(无条件反射或一级条件反射)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来协调完成,因此具体动作的落实过程实际上就是每一个简单行为的设计过程。具体而言,就是把多个本能行为按照不同的结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并计算出每一种排列组合的价值率,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出具有最大价值率的简单行为。其生理机制是:按照实施细则,每一个简单行为在大脑皮层中相应区域的兴奋灶得到激发后,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个兴奋灶将对额叶区的若干本能行为的兴奋灶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一过程往往会反复多次,然后,把多个具有极大值价值率的简单行为进行比较,最后来确定一个具有最大值价值率的简单行为作为实现实施细则的具体动作。

5.意志动力特性的修正。人对于每个自身的行为动作(超复杂行为、复杂行为、简单行为和本能行为)都有一个意志,由于意志是人对其行为价值率高差的一种主观估计,因此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误差,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正。以复杂行为的修正为例,意志的修正程序是:人在实施某个复杂行为之前,总会对相关的所有简单行为的价值率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整个复杂行为的价值率产生一个预测值,与人的中值价值率进行比较后,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了实施这个复杂行为的意志。在完成这个复杂行为后,人又会对其价值率的实际值与预测值进行对照,如果存在明显的误差,就会对其中一个或多个简单行为价值率的预测值或意志进行修正。修正的优先顺序是:先修正相对不熟悉的、新出现的或相对不明确的简单行为的意志;如果有两个以上不熟悉的简单行为,则先修正低价值层次的简单行为的意志;如果有两个以上不熟悉的低层次的简单行为,则先修正使用规模较大的简单行为的意志。

意志的程序运行

八、意志素质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在智力商数以外,只存在一个生命科学参照元素:情绪商数(即情商EQ),情绪商数往往比智力商数更为重要,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婚姻、事业及人际关系的成败。事实上,除了“智商”和“情商”外,还存在第三个相对独立的生命科学参照元素,这就是“意商”,它既不同于智商,也不同于情商。人的全部认识活动可分解为知、情、意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活动,人的综合心理素质也相应地分解为三种相对独立的心理素质:认知素质(或智力素质)、情感素质和意志素质,它们分别用以反映人对于事实关系、价值关系和实践关系的认识能力。意志素质的高低取决于人对于实践关系的主观反映(设想、计划、方案、措施、毅力等)与实际情况相吻合的程度,它包括意志的果断性、自觉性、自制性、坚韧性等,具体体现为形成创造性设想、准确性判断、果断性决策、周密性计划、灵活性方案、有效性措施、坚定性行为等方面的能力。人的意志素质可采用“意商”参量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人的意志年龄与其实际年龄的比值。意商较高的人能够准确地、严格地控制自己各种活动的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发生频率或概率、牵涉范围、作用对象等,并准确地估算、全面地掌握、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活动可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从而正确而果断地做出相应的行为决策,并有效地实施它。他既能顽强奋斗又能急流勇退,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有创造性又有继承性;他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犯重复性错误;他善于中庸之道,既不犯左倾冒进的错误,也不犯右倾保守的错误;他能够保持其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为人处世上做到不亢不卑、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信守诺言;他办事利索、决策果断,有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心胸宽阔、严于律已,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精神;等等。

九、意志的三大定律

意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情感,同样遵循情感强度三大定律,即:意志强度第一定律(即意志强度对数正比定律):意志的强度与自身行为活动的价值率高差的对数成正比。

意志强度第二定律(即意志强度边际效应定律):意志的强度随着自身行为的活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

意志强度第三定律(即意志强度时间衰减定律):意志的强度随着自身行为的持续时间的增长而呈现负指数下降。人的自身行为活动的价值率高差越大,根据意志强度第一定律,它所产生的意志强度越大,人就会越经常地、大规模地发展这一行为活动;同时,根据意志强度第二定律,其价值率就会逐渐下降并趋近于人的中值价值率,它所产生的意志就会逐渐衰退,以至最终消失,从而体现出意志强度第三定律。

意志的定律

十、意志的逻辑关系

知、情、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考察。

1.从哲学范畴来看:情感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包含在广义认知的范畴之内;意志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包含在广义情感的范畴之内。

2.从生理机制来看:认知是一般事物的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所诱发的兴奋灶与周围其它神经组织(不含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之间所建立的神经联系之总和;情感是价值事物的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所诱发的兴奋灶与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所建立的神经联系之总和;意志是行为活动的刺激信号在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所诱发的兴奋灶与边缘系统及网状结构所建立的神经联系之总和。

3.从发生顺序来看:首先产生认知,再出现情感,最后形成意志。如果没有形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情感;没有形成对事物的基本情感,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意志。

4.从功能控制来看:意志控制着情感,情感又控制着认知。意志对情感的控制不是对情感的否定和压抑,而是对情感的综合运用和统筹兼顾,使人不至于在各种情感上顾此失彼或轻重失衡;同样,情感对认知的控制不是对认知的否定和压抑,而是对认知的协调和组织,使认知不至于盲目而忙乱。

5.从进化时序来看:情感从认知进化而来,意志又从情感进化而来。情感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是从一般的认知中分离出来的;意志作为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从一般的情感中分离出来的。

6.从功能基础来看:认知为情感提供功能基础,情感又为意志提供功能基础。如果没有认知功能,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情感;如果没有情感功能,就不可能产生任何意志。

7.从价值目的性来看:情感使认知具有了目的性,使认知能够按照人的价值需要进行发展;意志又使情感具有了目的性,使情感能够按照人的价值需要进行发展。如果没有情感的引导,人的认知活动就是漫无边际,人就会遇到什么就认识什么;没有意志的引导,人的情感活动也是盲目的、受本能控制的,人就会见利忘义、见异思迁、低级趣味。

意志的逻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