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从妥协中开始,谈谈甲子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尊儒、削藩

501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0 11:53:18    

自秦开封建王朝以来,国祚过两百年的有汉,晋,唐,宋,明和清六个朝代,在甲子到百年这段时间以来,都会发生一些动摇国本的事,无一幸免。

这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首先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为世人鄙夷的“暴秦”所用的法家,以势(皇权至上)、术(权谋诡计)、法(酷刑严法)治国的结果,秦朝的覆灭已经给出了答案。

而作为相对温和的儒家,实行的道为王道,政为仁政,制为礼制,治为德治,对上可以给君王一个明君的典范,对下可以给百姓营造核心价值观,与“暴秦”相比,更显民心所向。

不仅如此,儒家作为“忠君爱国”的坚定执行者,对于当时正处于削藩的汉帝国而言不失为一种驭下之策。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所垄断的仕途,一方面可以促进阶级流动,让起兵造反不再成为最有效的封侯拜相之路,你读《论语》也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另一方面,儒家崇拜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需要安稳的帝国而言更显权威,更有面子。

而儒家子弟的兢兢业业也确实为汉帝国乃至今天的社会保持稳定,可行。

七王之乱可以说是汉高祖刘邦建国之时就埋下的隐患,楚汉争霸,可以说是刘邦作为另一强大的诸侯连会同其诸侯联盟击败项羽一方的诸侯联盟。

这在战时的时候是件好事,毕竟人多力量大。不过,等到刘邦称帝时,想要皇帝要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是秦始皇的郡县制最好,和周天子的分封相比,郡县制使各个地区的诸侯国政令不一变成由中央向下分级的集权,避免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

然而,作为诸侯联盟中的首领,开国时就不能不考虑部下的利益,既要考虑韩信,萧何等开国元勋的功劳,又要对原项羽系的英布等施以恩威。

所以,汉开国只能妥协,郡国并行。

等刘氏皇权确立后,高祖刘邦,吕后一步步将异姓王变成同姓王,希望变成一个大的“家天下”。

血缘这种东西,一代两代或许还能维持,三代四代之后不用族谱,谁知道你是谁的谁。

景帝老师晁错战略眼光长远,出于对皇权的维护,他毅然举起了削藩的大旗。《削藩策》有言: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藩王作为地区权贵阶层,既得利益者,无论是对现有的地位考量还是垄断阶层,都必须阻止这一潮流。

所以,由吴王刘濞串通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诸侯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名义举兵反叛。

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中央军的厉害,短短三个月,叛乱被平定,七王皆死。中央平定叛乱的速度震慑到了各诸侯国,以致到武帝刘彻时发布的《推恩令》,也无人再大规模反叛。削藩的顺利进行,让汉朝不陷于战国时期的动荡,能腾出手来教育周边邻居,延百年国祚,创千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