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邵康节是哪个朝代的? 北宋另一个大牛:邵雍邵康节

78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0 19:23:01    

邵雍彩像(清殿藏本)

邵雍,北宋人,字尧夫,死后被宋哲宗赐谥“康节”。

他的名头很多,但大部分也是后人送的:哲学家、理学家、数学家(这个跟现在的数学有点不一样哦)、道士、诗人。一生理论成就最大的是“理学”,但让他足以傲视后代一千多年且无出其右的恐怕是对“易学”引申与发展。

与他同时代的大牛很多,有意思的是这些大牛无分政见,和他关系都不错。有:周敦颐(写《爱莲说》那位)、张载(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名言那位)、程颐(程颢的弟弟,与其兄同学于周敦颐)、程颢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老师是李之才(北宋易学家);常和他从游的有富弼(做过宰相,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做过宰相,反对王安石变法)、吕公著(做过宰相,反对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做过宰相,北宋著名的改革家,主持变法),你看他朋友圈有意思吧。还有互相敬慕而来往的好友:苏洵(北宋文学家)、苏轼(北宋大文豪)、苏辙(和哥哥苏轼都是苏洵的儿子)、王拱辰(北宋诗人)、包拯(电视剧里演的那个包青天)、朱熹(被朱元璋认作祖宗那个理学家)……还有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的街坊邻居、士农工商。

邵雍最招人爱戴的是人品,对别人不分贵贱同等相待,曾两度被举荐做官,均称病不赴;最招人尊敬的是作品,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注意这个用词“大”),后来就自悟如通神般开了挂,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先赏一首邵雍的诗(上一道小菜开开胃):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是小学课文。所以,我们可能还记得老师给我们编的故事,让我们在记住数字的情况下还能想象画面,挺好的。但这也可以作为大学课文,惊奇不?别忘了,邵雍可是玩象数的大家,就这首诗:一是太极,二是两仪,三是成数,里边还有阴阳,和是五十五,是大衍之数。不信你看看《皇极经世》,里边讲理论的估计就两成,剩下的全是“数”。这样说是不是太做作了?当然,邵雍当时可不见得这么想,但他一生几乎浸淫于此,难免不随口而出啊。


邵雍坐像取自清代修浙江余姚邵氏宗谱

讲讲他的逸闻趣事。

故事讲的是在某年冬天下雪的傍晚,邵雍正跟儿子在家中,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敲门的人先敲了一声,停了一下再敲了五声后,说他想来借东西。邵雍就问儿子:“知道他是来借什么的吗?”儿子根据敲门的声音起卦,得到了天风姤卦,变卦为巽为风卦。儿子说:“这是一个木长金短的东西,那就一个是锄头了。”邵雍却笑着说:“你错了,他是来借斧头的。”说完拿了把斧头去开门,邻居接过斧头开心地走了。儿子觉得很奇怪,便问邵雍。邵雍说:“天风姤的上卦为乾,属金;下卦为巽,属木,所以你说邻居要借木长金短的东西是对的。但是除了锄头之外,斧头也是木长金短的物品。你也求到了变卦是巽卦,巽为木,也就是说这个物品应该是用来克木的。锄头所克之物为土,斧头所克之物为木,所以他应该是来借斧头的。”儿子非常佩服地看着父亲,父亲却笑着说:“即使不看卦象,你也应该知道邻居是来借什么。你看现在是傍晚,邻居可能在这个时候出门锄地吗?而且今天这么冷,我们都在烤火,邻居也需要烤火。他多半是想要砍柴起炉子,所以才来借我家的斧头的。”

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三根筷子》,在这个故事中,文雅老汉、贪婪的商人、莽夫三人分别在正午、午后、傍晚请邵雍测字算命。三人所拿的纸卷上均写了一个“筷”字,邵雍仔细观察了三人的装束和言语行动,并查阅了卦谱、推测了天干地支,预言老汉一天之内定有大吉、商人会遭受水淋之灾、莽夫会有关笼之祸。最终邵雍的预言一一应验。为什么?有人这样解释:因为时间不同。中午吃饭,当用筷子;午后吃过饭要用水洗筷子;傍晚时是洗过筷子的放进筷笼了。这个解释很是牵强附会。


邵雍图轴取自明代杜堇绘《邵雍图轴》

邵雍幼时家贫,母亲去世早,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但他学习十分刻苦。当时辉县县令李之才闻悉,登门寻访,与他谈了一席话,见他心有灵犀,聪明过人,料他将来必成大器,就问他:“愿不愿意学习性命物理之学?”邵雍回答愿意,并立即叩头拜师。李之才教给他《河图洛书》、《易经》、《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图象》等,让他循序渐进,务求精通。邵雍从此开始发奋攻读,早晚不辍,并把所学全部抄录下来,贴满房间,每日诵读数十遍。

也就从这时起,他冬日不近炉,夏季不握扇,夜间不安席,每日一餐,探幽索隐,寻求《易经》的奥秘。他依据《易经》上说:“君子所居而安之,易之序也。所而乐者,爻多辞也”,给自己的住室命名为“安乐窝”,又按星图方位命东配房曰“天根”,西配房曰“月窟”,在堂后建楼藏书,名“皇极阁”,依山筑洞名“长生洞”。后来,他在《自慰》诗中云:“尧夫何所有,一色得天和。夏住长生洞,冬居安乐窝。”

李之才在共城任职届满,调往孟州(今孟州市)。此时邵雍为了不致学业搁浅,又随李之才前往孟州学习。当时,他的生活还很清苦。有一天,京师有位官员到孟州出差,听到他学习很刻苦,就去看望他,对他说:“谁能如你这样刻苦!我送你纸百刀,笔十支。”开始邵雍推辞不过才肯接受。

1045年,李之才去世,邵雍万分悲痛地安葬了老师,又回到了故居,继续研究学业。此间,他写了很多诗,都是有关安乐窝的。《安乐窝四吟》开头就说:“安乐窝中一部书,号云皇极意何如?”意为正在斟酌书名。在《四吟》中写道:“安乐窝中诗一编,自歌自咏自怡然。”在《安乐窝八咏》中说:“安乐窝中快活人,闲来四物幸相亲。”,“一编诗逸收花月,一部严书惊鬼神。一炷香清冲宇泰,一樽美酒湛天真。”除了写诗、著书、焚香、喝酒外,邵雍对生活没有任何奢望。对于居室,他觉得只要能容下一张小床就很满足了。

1049年,邵雍借助门生武陟知县侯绍曾的力量,移居到洛阳,暂时住在天官寺。他的朋友和门生得知他移居洛阳的消息后,都争着为他借田买宅。后来他接受了洛阳州尹(洛阳地方长官)、富弼和司马光为他置买的宅园。事后,邵雍写诗感谢,云:“重谢诸公为买园,洛阳城里占林泉。七千来步平流水,二十余家争出钱。”对于新居,他仍名“安乐窝”。

富弼任宰相后,立即派人给邵雍捎话:“如愿意出来做事,将任命他以要职;不然,就建议皇上封他为处士,以成全他隐退不仕的志向。”邵雍赋诗作答:“鵷鸿自有江湖乐,安用区区设网罗。”可是富弼不甘心像邵雍这样的人才老死深山,几经努力,终让宋仁宗颁布诏令,企图逼他出山。诏令送到了洛阳留守王拱辰手中,君命难违,王拱辰只好硬着头皮去见邵雍。一见面先是恭维,后是宣告。邵雍打断了他的话,调侃道:“就是尧、舜在世,把您的留守职位让给我,恐怕也不行吧!”后来,富弼也就不再勉强邵雍了。再后来又有多人推荐邵雍出来做官,他都借病推辞。之后,邵雍集中力量从事写作,整理诗集。

1077年,邵雍去世,葬在嵩县紫荆山前(今属伊川县),名为安乐佳城。一生并不安乐的他,与安乐二字结下了一世之缘。经历了近千年风风雨雨,今辉县安乐窝遗址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