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百科 >

看谁都烦是什么心理问题 ?这是心理疾病!

647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1-30 19:48:40    

36岁的阿红穿着打扮时髦,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她说两年多以前因工作压力大,感情生活不顺利,逐渐心情不好,烦躁,经常抱怨。看到不顺眼、不喜欢的人或者事就非要去说人家,稍一生气就发脾气骂人、摔东西。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变得这样脾气暴躁讨人厌,但是一生气我就控制不了。”以至于身边的人都觉得她不可理喻,避而远之。乖戾的脾气、糟糕的人际使她不得不频繁地跳槽,而恋爱上也屡遭苦头,至今单身。“总是很焦虑很恐惧,莫名的无助感:我都快40了,以后找不到依靠怎么办?”在男友又一次弃她而去的时候,再也无法承受失恋打击的她情绪似乎变得更加无法自控。茶饭不思,夜不能眠,一想到男友侮辱自己的话就开始心慌、胸闷、透不过气来,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我担心自己有一天会彻底崩溃的。”于是,她决定求助于心理医生,来到了市口腔医院心理科。

恶劣心境并非心情不好

市口腔医院心理科主任、高级心理治疗师张俊峰介绍,心境恶劣也称为心境恶劣障碍,是情感性障碍的一个类型,类似于不严重的重性抑郁症的慢性形式,是一种持久存在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相的心境障碍表现。悲伤或情绪高涨显得十分强烈,一般时间超过半年,其症状表现超过了对生活事件应激反应的程度,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等。

有人认为,心情不好是常事,没必要太在意。当然,轻度的郁闷情绪并不属于疾病范畴,日常生活中学业不如意、工作不顺心、失恋等,难免都会出现悲伤、失望、烦恼、苦闷等,这些不良情绪大多数情况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不会明显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如果是中度的恶劣心境并且已持续一段时间,那就属于疾病范畴了,就必须求助于医生。

张俊峰认为,阿红是患上了这种叫“恶劣心境”的心理疾病,这是一种持续数年的慢性障碍,其症状严重程度比抑郁症轻,主要临床表现是不高兴,无热情,缺少信心,经常是精神不振,心烦意乱,还时时伴有头疼、胸闷等躯体不适症状,失眠、食欲减退,对未来缺少希望,有的甚至会出现轻生的念头,但很少有自杀行为。研究表明其自发缓解率很低,有些恶劣心境患者在一生的病程中会发展成重度抑郁发作,还有一些开始表现为重度抑郁的患者,逐渐衍变为恶劣心境。

药物心理综合治疗改善心境

“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的恶劣心境障碍患者既有显着的恶劣心境和抑郁体验,更有在心境恶劣基础之上发生的认知错误和歪曲,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他人的敌意和冲动性攻击行为。”张俊峰表示,通俗地说,这些患者的基本心境状态是“不爽”,他们的认知偏曲则是“看谁都不顺眼,看什么多不顺眼”以及“鸡蛋里面挑得出骨头来”这样的负性认知倾向,体现在人际关系方面就是对他人的言行极为敏感,极容易出现“自我牵连”。同时,他们对周围环境的人满怀怨气和敌意,他们在遇到某些令其更加“不爽”的刺激时,就会出现在他人看来是莫名其妙,而自己认为是顺理成章的爆发性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

恶劣心境的治疗包括抗抑郁药治疗结合心理治疗。同时患者积极充实的生活,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情绪的调整也非常有效。“阿红刚入院时,心理科的医护人员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异常焦虑、消极的情绪,失眠、心情非常糟糕,很容易被激惹,一点小事就跟护士发火。”张俊峰说,经过一周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她的病情就出现了好转,身体的不适感减少了,也没有那么容易动怒。第二周,她说心情明显好多了,对失恋的事能放得开了,心慌和坐立不安感也消失。她说可以正视和面对自己的一些问题,不再逃避了。第三周,医护人员可以经常见到她的笑脸,明显心情轻松舒畅了很多,食欲也有所改善。自我感觉良好,情绪无波动,对以往问题能看得较轻,能正确面对过往问题,无坐立不安感,不烦躁,无助感消失,心情舒畅,阿红住院不到一个月终于开开心心地康复出院了。

据了解,长年从事心理临床工作的张俊峰,在熟练掌握“森田疗法”“精神分析”“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婚姻家庭治疗”等心理疗法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从治愈的失眠症、抑郁症、强迫症、考前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等数千病例中得到启发,创新的一套心理治疗手段——“心境改造疗法”。“改变习惯(性格)、改变对症状的错误认知是‘心境改造疗法’的最终目标。”张俊峰说,从了解病情到介绍其症状的演变过程,并理解患者痛苦,到指导患者降纸期望值、强调正确行动的重要性,对各种症状作出解释并对其采取听之任之态度,鼓励患者分散注意力。整个过程以周为节点,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行动为准则、对症状的态度、认识症状等指导,辅以药物及物理治疗(生物反馈、音乐、光照)等手段有效改善症状,达到治愈的目的。